English

“文化使者”徐冬冬

1998-08-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汉俊 我有话说

去年,听说有位中国画家向世界60多个国家的500家图书馆赠送自己成本不菲的画册,我立即为其义举所动。有位官员称这是“富于浪漫主义的艺术想像的创意”。近日,在北京一间内藏典雅古朴、窗含现代建筑群落的房间,这位被文化部负责人赞为“文化使者”的国画家就坐在我跟前,沉醉在他那跨越国界、跨越年代的勾画中。

他叫徐冬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1959年5月生于北京,祖籍浙江宁波。

徐冬冬对艺术的情感萌自幼时。一次,他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眼瞥见八大山人的作品,顿感一阵触电般的激灵。正是这种感应,使他沉埋于笔墨砚纸20多年不回头。他在自我构筑的艺术原野上踽踽独行,接受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艺术思想的浸润,与马萨丘、梵高、毕加索作精神对话。先辈大师的雨露泼洒在灵感的庄园,他的艺术枝叶泼辣辣地繁茂起来。1986年,徐冬冬出版《徐冬冬诗画集》,将所师所得的松竹梅草、人物山水归纳成册,接受圈内外人士的指点评说。师中外先贤之后,徐冬冬开始跋山涉水,师法自然。近七八年来,徐冬冬负笈背夹,历黄山武夷九华,走云贵川滇,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气魄跨越十几个省区,完成数千幅速写,尽汲日月山川之精气。泼墨点染,形放而气敛,独成一家风格。1990年,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为彰其行,联合举办规模不小的《徐冬冬足迹———十省市巡回画展》。

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徐冬冬发现在芬芳竞放的世界艺林中,中国画像一朵无人知晓、孤芳独开的花。难道深植于几千年文化沃土,饱涵东方哲理的中国画就这么寂寞如草芥?痛思与熟虑之后,徐冬冬决定把推广包括国画在内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作为毕生的事业。他把目标盯在了人类文化的宝殿——图书馆。

1997年5月22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文化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向世界500家图书馆赠送《徐冬冬画集》。这本精美画集的250幅作品,是从徐冬冬20多年来近千幅作品中精选而成,代表着他的最高艺术成就和全部心血。她像一张张精美的中国文化名片,被著名的大英图书馆、德国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热情拥抱和珍藏。西方文明的宫殿里,因为有了东方文化的璀璨而更显绚丽多彩。

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的文化价值是有指向的。徐冬冬认为,从世界美术史角度来说,风景画源始于中国,中国艺术家对自然风景的关注程度与西方艺术家有很大差异,但发现美、追求美、鉴赏美的能力和水平是一致的,中国艺术丝毫不逊色于西方艺术,只有融会了各国各民族特色艺术的文化才真正是全人类的文化。

记者去年访问欧洲时,参观了一个“中国艺术展”,所见作品都是一些丑化中国人形象、糟踏中华民族艺术的涂鸦,很多东西不堪入目。据说这样的展出在当地还引起了轰动。谈及此,徐冬冬感到愤慨和忧虑:“西方人对中国艺术了解太少,我们有责任向全世界推介中国文化!”“从我做起,让中国艺术占据外国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

徐冬冬告诉记者,继去年的大赠送活动后,他正构思更大的国际文化交流计划。在文化部、对外友协的支持下,徐冬冬将于1998年8月17日出席在荷兰开幕的第64届国际图联大会,向到会的150家国家图书馆代表赠送《徐冬冬画集》,这是中国艺术家首次在境外向众多图书馆赠送高档画集,国际图联主席将向其颁发感谢状。会后,徐冬冬将赴美举办画展,并向纽约公共图书馆、哈佛大学艺术图书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等120家美国图书馆、博物馆赠送画集。

谈到未来计划,这位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的民间文化使者说,他想用10—20年的时间游历欧洲和非洲,展示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并充分采汲其他民族文化的养分,刻苦研习,使自己的艺术水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